| 您好,欢迎来到重庆城乡网! |
| 发布时间: | 2025/11/3 15:29:12 | 人气: | 36 |
水稻秕粒(即籽粒不饱满、充实度差)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生理障碍,会直接导致产量降低与品质下滑。其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,可系统划分为内因(生理因素) 与外因(环境与管理因素) 两大类,具体分析如下。
内因:生理层面影响因素
水稻自身生理机能与物质转运状态,是决定秕粒形成的内在核心因素,主要包括以下三类:
1. 养分供应不足
抽穗后光合产物合成量不足,无法满足胚乳发育需求,导致发育过程中途停止;
灌浆期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转运通道受阻,籽粒因缺乏营养积累而充实度差。
2. 根系与叶片功能衰退(早衰)
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下降,叶片光合效率减弱,造成 “源”(养分供给端)供应不足;
功能叶(尤其是对产量影响关键的剑叶)提前衰老,直接减少灌浆所需物质的来源。
3. 贪青晚熟
氮肥施用总量过多或施用时期过晚,导致营养生长过旺,养分大量滞留在茎叶中,向穗部转运速度缓慢;
最终引发千粒重下降,秕粒率显著升高。
外因:环境与管理层面影响因素
外部生长环境与田间管理措施不当,会加剧秕粒形成,主要涵盖六大类因素:
1. 温度异常
低温胁迫:灌浆期气温低于 20℃时,灌浆速度明显减慢;当温度低于 13℃,灌浆基本停止,易形成秕粒或青米;
高温胁迫:气温高于 35℃时,同样会抑制籽粒充实过程,导致秕粒率增加。
2. 光照不足
抽穗后若遭遇长期阴雨连绵等光照不足天气,叶片光合产物合成量锐减,籽粒充实度随之下降;
同时,光照不足还会干扰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运输效率。
3. 水分管理不当
断水过早:灌浆期提前断水,会导致根系活力快速下降,影响养分吸收与转运;
长期深灌 / 排水不良:土壤积水导致根系缺氧,引发根系早衰,间接影响籽粒发育。
4. 施肥不合理
氮肥过量:诱发贪青晚熟,阻碍养分向籽粒转运;
磷钾肥不足:影响光合作用效率与物质转运能力,导致籽粒不饱满;
微量元素缺乏:如硼、锌等元素缺失,会影响水稻受精过程与籽粒正常发育。
5. 密植过度
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群体郁闭,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,下部叶片光合能力减弱;
最终造成弱势粒(如穗下部籽粒)因养分供给不足而秕粒增多。
6. 病虫害影响
稻瘟病、纹枯病、螟虫等病虫害为害功能叶或茎秆,破坏养分运输通道,干扰籽粒灌浆;
同时可直接造成白穗、半实粒、秕粒等现象。
秕粒防治简要建议
针对秕粒形成的核心原因,可采取以下针对性防治措施,降低秕粒率:
科学施肥:控制氮肥施用总量,增加磷钾肥比例;灌浆期适时喷施泰博光合“稻侬好”,提升光合作用效率和优化光合产物传递,促进灌浆。
合理密植:根据品种特性与土壤肥力确定种植密度,避免田间过早封行,保障通风透光。
精准水分管理:灌浆期采用 “干湿交替” 灌溉模式,保持土壤湿润,严禁断水过早。
强化病虫害防治:重点监测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情况,及时防治,保护功能叶与茎秆健康。
选用优良品种:优先选择结实率高、抗倒伏、兼具抗寒与耐热能力的抗逆性品种。
| 还没有对此评论! 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| 电话: |
|
